2025年上半年,我國農機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旺季不旺”成為顯著特征,各類農機產品產銷數據大多呈現下滑態勢,拖拉機市場尤為明顯。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農機市場呈現出復雜多變的態勢。一方面,傳統銷售旺季卻遭遇困境,拖拉機等主要農機產品產銷量多有下滑。另一方面,高端拖拉機產品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潛力,成為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同時,高端產品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減輕農民勞動強度,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奠定基礎。
上半年農機市場整體遇冷
當前拖拉機行業整體需求持續走低,其中大型拖拉機下滑幅度最大。
國家統計局今年5月發布的規模以上拖拉機生產企業產量數據顯示,拖拉機總產量為35616臺,大、中、小拖拉機產量全線下滑。其中,大型拖拉機產量7165臺,比去年同期減少32.8%;中型拖拉機產量17451臺,同比減少13.3%;小型拖拉機產量1.1萬臺,同比減少8.3%。前5個月,累計生產大型拖拉機58725臺,同比減少2.4%;累計生產中型拖拉機121414臺,同比減少8%;累計生產小型拖拉機5.4萬臺,同比減少18.2%。從這些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出,當前拖拉機行業整體需求持續走低,大型拖拉機下滑幅度最大。
從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信息工作委員會提供的數據來看,2025年1~4月輪拖的生產總量為125034臺,同比下降6.9%;銷售133388臺,同比下降7.1%。產銷量均出現下降,進一步印證了農機市場面臨的挑戰。
該委員會專家對細分市場進行了分析,1~4月收獲機械產銷略有波動,品種表現分化明顯。履帶式收獲機成為增長主力,產銷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出口的大幅增長,出口增量在銷售增量中占比超六成。輪式收獲機受小麥減產影響,產銷降幅較大。玉米收獲機產銷也明顯下滑,不過銷售降幅小于產量降幅。
插秧機市場則呈現相反態勢,手扶式產銷大幅增長,高速式產銷下降,這與去年同期情況相反,春旱和補貼調整是主要影響因素。
多重原因造成市場低迷
受市場下行以及農機更新周期等因素的影響,用戶的購機需求明顯減弱。
業內專家表示,導致5月拖拉機產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全國農忙期普遍結束,用戶對拖拉機的需求自然下降,進而直接影響了拖拉機的產量。其次,市場庫存積壓過多,市場消化能力不足,企業為了避免庫存進一步增加,不得不調整生產節奏。再次,受市場下行以及農機更新周期等因素的影響,用戶的購機需求明顯減弱。參考2024年的拖拉機數據,5月產量下滑屬于正常現象,并且這種下滑狀態預計將持續到9月才會有回升態勢。
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國明對中國工業報記者分析了今年的市場不旺的原因。
他表示,首先是市場低迷態勢的延續。今年農機市場銷售不好是2024年下半年市場不佳狀況的延續。2024年下半年,受天氣、糧食價格等因素影響,農機銷售明顯低于上半年。他說:“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大拖從2024年9月起連續4個月下降,2025年一季度雖有增長,但4月份又出現下降。中拖從2024年7月起,連續10個月下降至今。2025年年初糧食價格雖有反彈但幅度不大,加之天氣干旱等因素,宏觀環境未發生根本改變,導致今年市場仍出現較大降幅。”
其次,用戶購買力嚴重不足。自去年下半年起,糧食價格一直在低位運行,很多用戶雖在合適價位售賣糧食,但由于糧價低,農民種糧收益不佳。今年春耕,用戶有限的資金主要用于購買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對于農機能不換就不換,實在需要更新的,也多采用低首付長免息的金融方案。2024年上半年用戶購買農機多為首付30%免息半年,而2025年上半年基本是零元購免息一年起步。此外,中拖也開始出現終端“用戶貸款,賒銷回潮”,部分地方用戶購機100%采用用戶貸,充分表明用戶資金短缺。
再次,異常天氣也產生了影響。去冬今春干旱持續時間長、范圍廣,影響了早稻種植和小麥產量,用戶對未來收入增長預期不高,因此減少了對農機購置的投入。2025年3月下旬后很多農機市場人流稀少,銷售主要依靠經銷商主動出擊、置換更新,但由于銷售量減少、利潤低,經銷商虧損面在擴大。
最后,農機銷售市場競爭激烈。除了價格戰,舊機置換價格高,還需多次上門做用戶工作,搭配三包服務承諾三年、資金免息三年銷售手段等。同時,2025年仍有部分國二、國三排放標準的低價產品以及網上銷售的低價位產品擠占市場。
許國明表示,總體而言,今年上半年賣得好的產品主要有三類:一是補貼額度高的品種,如動力換向的品種,這也是前4月大拖出現增量的原因之一;二是因農藝變化帶來需求的品種,如黑龍江大壟密植所需的大馬力產品;三是低價位的品種,如手扶插秧機、某些地區低價位的拖拉機。
高端拖拉機逆勢突圍
2025年一季度,市場銷售的200馬力及以上拖拉機多為動力換擋產品,其市場銷量出現爆發式增長。
農機行業管理咨詢師王超安認為,在整體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高端拖拉機產品卻展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在政策紅利與技術升級的雙重推動下,市場需求不斷轉變,企業也積極調整戰略,推動高端拖拉機發展,行業結構正逐步重塑。
國家層面的政策紅利為高端拖拉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加快國產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這一核心政策,進一步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帶動農機工業轉型升級。《農業農村部關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的指導意見》和《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2024—2028年)》則加強先進適用的智能農機創新研發與推廣應用,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高端拖拉機發展營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已躋身世界第一方陣,2024年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十四五”以來,國家通過重大科研專項等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形成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機制,自主創新能力與產業鏈穩定性顯著提升。高端產品產業鏈供應鏈持續完善,核心工藝材料等逐步形成專、精、特、新的開發制造能力。頭部企業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攻克共性關鍵技術,農機裝備技術水平持續突破,動力換擋、無級變速拖拉機實現批量銷售,智能農機裝備快速發展,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能。
市場結構正從“傳統周期主導”向“高端+創新”雙擎驅動轉型,這一趨勢在大中拖市場尤為突出。2024年,動力換擋拖拉機銷量突破5000臺關口。王超安表示,2025年一季度市場銷售的200馬力及以上拖拉機多為動力換擋產品,其市場銷量出現爆發式增長。
王超安認為,過去傳統機械換擋拖拉機長期主導國內市場,但2024年動力換擋拖拉機市場占有率突破5%,頭部企業的高端產品銷量已突破千臺。市場調研顯示,購機用戶多為規模作業用戶群體,高端產品購機區域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地區,需求占比達70%。
王超安表示,目前農機市場競爭格局和產品結構發生深刻轉變。從市場競爭格局看,一季度大中拖高端產品需求增加,強者恒強態勢凸顯,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上升,掌握高端技術的企業占據有利市場地位,過度依賴中低端產品的企業面臨壓力,行業洗牌與整合加速。
從產品結構看,高端產品比重持續上升,成為企業主要利潤增長點,部分企業完成從傳統機型向高端機型的戰略切換。2024年10月28日,濰柴雷沃第10000臺動力換擋拖拉機下線。2025年3月18日,中國一拖第20000臺動力換向/動力換擋拖拉機交付,標志著我國農機裝備在高端化、智能化征程上邁出新步伐。
此外,農機企業在產品轉型的同時也加大了協同發展。在農機市場持續低位運行的背景下,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的市場維護、產品銷量、盈利水平、融資能力都進入了較為艱難的階段。6月25日,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發出和諧互助、共克時艱的倡議書。倡議書指出,當前的市場困境是整體經濟環境和農機市場下行趨勢雙重疊加的結果。相信在今年底,農機市場整體上將逐步走出低谷,并對經濟結構調整和國家持續有力的強農惠農政策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