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市秋播技術推廣活動在馬頭鎮的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舉行,一批新裝備、新技術在活動現場展示、推廣。
在產業園示范基地,一臺無人拖拉機和一臺輔助直行拖拉機正同時在對收割平整完的土地進行開溝作業。由于拖拉機集成了人工智能、5G網絡、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可以實現作業的無人化和少人化。同時,通過預設的路徑和作業參數,還能實現多機協同、精準作業,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我們測量了一下這個豎溝深度大概25公分,達到20到30公分的標準,我們再到這邊測一下,這邊還是這個范圍。通過這個無人開溝的開溝機,實現了作業質量的精準一致。”開溝作業結束后,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負責人周冬冬現場對作業質量進行了精準檢驗。
俗話說“麥田一套溝,從種管到收”。麥田一套溝是指由豎溝、橫溝、田頭溝等組成的田間溝系,能夠實現“旱能灌、漬能降、澇能排”的目的。由于小麥屬旱茬作物,喜干怕淹,黃淮地區在氣候環境方面常出現連續陰雨天氣,當田間形成積水時,容易產生漬害,加重病害的發生,對小麥生長造成影響。因此,三溝配套是抗旱排澇降漬、奪取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保障。“精準的溝系作業使得我們田間的積水灌排通暢,保障我們在田小麥生長的需要,真正實現了我們麥田一套溝、從種管到收。”周冬冬對無人裝備的作業質量相當滿意。
基地麥田開溝作業的精準高效離不開智能化農機具的應用。近年來,基地圍繞“農藝+農機+智能”理念,大力推廣智能化稻麥輪作農機裝備的示范應用,通過引進實施省重大農業科技裝備項目,引進先進農機具,并集成人工智能、無人駕駛、5G網絡、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農機作業準確率、肥料農藥和水資源利用率。“搭載了無人駕駛系統以后,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操作。它的對接精度可以控制在正負1.5公分。像播種可以避免漏播或重播,打藥可以避免漏噴和重噴,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節水灌溉、提高施肥效果、有利于土地增產。 ”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試驗鑒定科科長司明寶介紹。
據了解,目前“農藝+農機+智能”的先進耕作模式已經成為大型農場和科技農業發展的首選。在區農業部門的支持下,這一先進耕作模式在我區部分家庭農場已得到了應用,且將持續推廣并發揮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