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區淳化街道“土橋大米”收割,農民享受豐收的喜悅。 資料圖
在江寧橫溪街道,科研人員正在進行蝴蝶蘭種苗基因遺傳轉化的相關浸染實驗。 資料圖
騎行愛好者在江寧區湖熟街道稻樂園感受田園風光。 資料圖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近年來,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一直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先后獲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區,連續三年獲評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一等次、連續四年獲評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一等次,成為中組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區,鄉村振興持續走在省市前列。
開新局,育新機。今年初,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江寧將“建設現代都市農業強市示范區”作為今后三農發展目標。8月《江寧區高水平建設都市現代農業強區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提出未來三年實施六大行動,著力推進穩糧固農、產業富農、科技強農、改革惠農。號角已吹響,戰鼓已擂動。江寧區以爭當“排頭兵”之勢,奮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設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
質效提升,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江寧農業早已從單一的生產概念中解放,將產業鏈、價值鏈延伸,重組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融合發展一二三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同步推進,以科技賦能,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快人一步。
今年夏天,新農人高鳳元在新增的一萬平方米的智能大棚里忙活,他介紹:“通過參數調控,讓每個階段的植物生長所需的充足營養,實現數字化‘喂食’。”冰激凌口味的番茄,車厘子口味的葡萄,音樂中成長的草莓,在湯山街道龍尚村,這些都能見到,當地以有機為目標,借力特色田園鄉村,發展民宿經濟,唱響了一二三產融合的四季歌。
新型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主引擎。目前,全區共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2000多家,下一步將支持這些主體做大做強,集成財政、金融、科技等政策,助力新型經營主體加快提升智能化、綠色化、組織化、品牌化、市場化水平。
此外,江寧以現代農業園區作為主要抓手,開展提檔升級行動。整合導入高端資源,加大與中建、新農墾等頭部企業,以及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臺創園、湖熟園2個省級和谷里、淳化等5個市級現代農業園提檔升級,構建形成以“最優化的產業布局、最完整的產業鏈條、最先進的技術裝備、最放心的質量品牌、最綠色的生產方式、最高效的經營主體”為標志的現代農業生產、產業和經營體系,搶占農業“食物鏈”頂端,確保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超75%。
科技一小步,農業一大步。江寧強化科技賦能,注重激發市場經營主體科技創新活力,重點支持區內種源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等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試驗示范基地落戶,每年新增4個市級以上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作為江蘇省經濟強區和南京大都市城郊區,江寧以大都市市場需求為導向,融生產性、生活性和生態性于一體,都市農業發展迅猛。江寧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區糧食產量達4.39億斤;培育出“善田江寧”“衛崗乳業”“桂花鴨”“臺創花卉”等品牌;構建以園博園、牛首山為龍頭的農村大景區,年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綜合旅游收入突破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