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蹦狭昕h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制定《南陵縣縣委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糧食安全責任清單》,切實承擔起保障縣糧食安全的領導責任。始終將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作為推進田長制工作的重要任務,將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82萬畝以上,產量保持在35萬噸以上,穩穩守住全縣人民群眾米袋子。
藏糧于地——高標準農田實現畝產噸糧
在南陵縣許鎮鎮奎湖村,3500畝的高標準農田已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剛剛種下的晚稻成排成行,株株翠綠迎風搖曳,讓人仿佛看到了金黃色的稻浪在翻滾。
據悉,奎湖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總投資720余萬元,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塘壩整治、涵閘工程、新建渠道、新建排水溝、配套涵管等構筑物以及田間道路等工程,它的建成投用讓農戶看到了增產豐收的新期待。“過去糧食產量指望‘老天爺賞飯’,如今有了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十拿九穩,老百姓的種糧積極性也提高了?!痹S鎮鎮奎湖村種糧大戶葉小路說。
“實踐檢驗,高標準農田畝均可有效減少農機耕翻、收割成本支出50元以上;所有高標準農田都成為種植企業、大戶眼里的香餑餑,被激烈競標流轉,從而有效增加群眾土地租金畝收入60元以上;通過大戶大量科技成果運用,畝均又增加產量80斤以上、產值100元以上?!痹S鎮鎮鎮級田長、鎮長朱兵掰著手指算收益,“高標準農田建設極大提高了單位土地綜合生產能力,許鎮鎮已經在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普遍實現了畝產噸糧的糧食生產能力?!?/p>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近年來,南陵一方面穩住耕地數量,以“田長制”為平臺,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堅決遏制土地違法行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另一方面著力提升耕地質量,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建設高標準農田。雙管齊下,確保了藏糧于地的政策得到落實。
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南陵縣共建成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面積9.19萬畝,投入財政資金1.335億元。
藏糧于技——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超八成
在南陵縣工山鎮童村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農田里,一臺大馬力拖拉機裝載多類型農具正在進行整地作業。走近一看,這臺機械竟然沒有駕駛員,原來所有的操作都是通過農機手遙控進行的。在作業現場,旋耕機在北斗導航衛星定位下,無人操作農機具精準完成土地翻耕、耙地作業。
“一張凳、一杯水、遙控耕田不下水”,種田“黑科技”讓不少種了一輩子地的“老把式”開了眼。工山鎮村級田長湯厚如趁機 “科普”起無人駕駛耕整機的種種優點?!绑w積小,操作靈活,重量輕,適應大小田塊,干田旱地,可旋耕深耕淺耕,遙控操作不用人下田,耗能低,效率高,老少婦孺均可操作?!?/p>
此外,據南陵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健介紹,智能農機無人駕駛系統,使傳統農機具備全晝夜無人化精準作業能力,實現了一人對多機的管理,補充了“老機手”缺口,可以承受連續高強度作業,與傳統農耕相比,不僅延長了耕作時間,還提高了農耕生產的精準性和時效性,工作效率提升20%以上。
近年來,南陵縣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一把手負責,加快推進實施“兩強一增”行動,以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推動糧食生產效率變革,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以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目前,全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到83%。
種子為基——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
種子是糧食安全的命脈,是農業的“芯片”。南陵縣一直高度重視育種工作,積極行動打造種業強縣。大力培育蕪湖青弋江種業、南陵紅寶種業等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助力企業上市,全力推動種業發展,逐步實現種子“育、繁、推”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當前該縣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已經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100%自給,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55%。
“南陵縣紅寶種業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萬多畝,主營優質水稻、綠肥等農作物良種。經過十年的發展,年生產銷售種子250萬公斤,自營‘南弋’牌種子銷售量已達200萬公斤以上,為南陵縣打造種業強縣提供了堅強助力?!蹦狭昕h紅寶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宗寶介紹。
良田、科技、優種的有機結合,現代化的糧食生產方式為百姓增收注入源源動力。目前,南陵縣擁有在基部再生稻、特早熟早稻育種方面的兩大領先優勢?,F有大型種業企業4家,篩選、展示中組3號、喜粳糯68、早秈617、早秈713、紅早1號、紅早2號等優質水稻品種30個,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面積超過15萬畝。良種繁育基地面積8萬畝,全縣糧食生產面積穩定在82萬畝以上,產量保持在35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