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寧縣深度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等多產融合發展,成果豐碩。
辦一次會,興一座城。11月30日—12月1日首屆邵陽旅游發展大會在新寧舉行,該縣緊抓機遇,實施了項目攻堅、景區提質、旅游復蘇、招商引資、文明創建、安全防護“辦會興城”六大行動,推動全縣基礎設施建設、整體環境優化、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四個提速”,為辦好首屆邵陽旅游發展大會提供全方位的軟硬件支撐。
該縣始終堅持“旅游立縣”發展戰略,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契機,以“百里臍橙連崀山”理念為引領,助推文化旅游產業持續發展。
深耕旅游,共赴詩和遠方
初冬時節,正值觀賞崀山入冬美景的絕佳時機。
近年來,該縣狠抓崀山景區旅游提質,旅游產品日益豐富,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涌現:創成崀山等國家A級旅游景區8家,創成戴先生酒莊等省級鄉村旅游區點10家,發展滿師傅等工業旅游示范點2家;創成省市旅游研學基地3個……
旅游產品的日益豐富,無與倫比的神奇風光、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為新寧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無窮動力,點亮了詩畫崀山的詩和遠方。
文旅相融,擦亮文化名片
大型文旅演出《愛在崀山》已成為展示湘西南文化旅游特色的一張“閃亮名片”。
《愛在崀山》將崀山的歷史長卷高度濃縮,用一幕幕唯美的舞臺畫面集中展示崀山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神奇風光、民族風情,讓山水之愛、家國之愛同頻共振、融合升華。這是該縣加快探索旅游新模式、研發旅游新產品、構建旅游新業態,形成主題鮮明、獨具韻味、文旅交融的新路徑。
新寧擁有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優勢,也是富含紅色基因的革命沃土。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新寧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該縣積極培育文化體驗游等一批旅游新業態,打造一批產學研、紅色教育基地,加大“巖鷹拳”“崀山峒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形成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化產品;加快恢復文化遺址,打造一批文化地標和文化景觀,建設歷史文化名城。
新寧的美食也不可辜負,可以嘗一嘗血漿鴨、滿師傅豆干、鹿茸、鐵皮石斛,讓當地特色美食驚艷你的味蕾。
壯大產業,臍橙富民強縣
近年來,圍繞“百里臍橙連崀山”,新寧把臍橙產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積極探索“臍橙+旅游”的農旅融合模式。目前,全縣臍橙種植50萬畝、年產量達70萬噸、產值達50億元,臍橙種植單縣面積居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臍橙第一縣”。
據了解,截至11月20日,該縣多個臍橙合作社和一些臍橙種植專業戶先后接到了全國各地的臍橙訂單2300多份,價格穩中有升。
該縣以承辦首屆邵陽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千方百計做大做強“農業+旅游”文章,不斷豐富崀山旅游業態,推進新寧全域旅游發展和產業振興。
如今,在崀山、在黃龍、在金石、在水廟,美麗的“橙道”讓橙園景美路暢,讓丹霞與橙黃交相輝映,讓夷水與橙香相得溢彰。它承載了當地群眾致富的希望,更助推園區變景區、農旅深度融合。
展望未來,新寧縣委書記鄧濤興奮地說:“我縣將全面落實‘百里臍橙連崀山’發展理念,做好‘文旅+’產業布局文章,通推動景區與城區、景區與村莊深度融合,率先將新寧縣打造成湖南省產旅融合發展新樣板,努力打造世界優秀旅游目的地,讓崀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